close
前天花了一點時間看完蔣勳的新書-孤獨六講,
頗震撼,
這幾年來讀書常有類似的感覺,
總覺得這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多聰明的人啊,
可以用那麼精準的文字,說出一些在自己心中模模糊糊,隱約成形卻無法言喻的情感,
有時是刁鑽冷靜的,
有時是溫暖可人的,
不管如何,
好多的想法,
在簡單又平淡的文字之中一一展現,
我對這樣的文字毫無抵抗力,
只能俯首稱臣,甘拜下風。
好朋友常戲稱我為才女,
我總說那是有點盲目的,
是因為他們愛我,才對我如此仁慈寬厚,
這個評語完全是溢美之詞,
不過,我知道在這個BLOG裡,有幾個小小大大粉絲,
不只是到此一遊,
總很慎重其事的讀完我的心情,
據說,
還有個小鬼,每篇文章都看五次以上(找錯字嗎?),
只要我一po文章,
他就會及時回應,
對於這樣的小小忠實讀者,
我可是點滴感激在心,
因為寵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,
就是透過他所說的,她所沒有說的,去認識她,
我因為這樣的注視而倍感榮寵呢!
謝謝你們喔!
還有謝謝你(對啦!就是你啦!)
在這本書裡面提到好多讓我思考的問題,
尤其他提到語言的孤獨和倫理的孤獨,
很有趣的議題,
我想到那天在天台上賞月時,
大家提到到底在部落格裡要不要說真話,
也就是到底我們可以在眾人面前展現多少真實的自己,
或者單純只是想說,
寫完之後就鎖文呢?
蔣勳說:西方心理學家主張要把心理的抽屜全部打開,心靈才能得到釋放,
他覺得不以為然,
他認為每個個體都應該保有幾個抽屜,不必打開,
我們更不需要藉由去窺視別人不想打開的抽屜而滿足自己,
當我們孤獨的檢視自己的抽屜時,
這種孤獨是很圓滿的~
那我呢?
我不禁想著,
我的那些不想打開的抽屜裡裝了些什麼呢?
裡面可能有家家那本難唸的經,
可能會有糾葛多年的情愛恩怨,
可能有大大小小的嫉妒和不屑,
還會有不能對人言說的迷戀和癡狂吧!
有的抽屜雜亂無章理不出頭緒,
有的抽屜早已分門別類,整理的井井有條,
不管如何,
那是言語或文字無法清楚呈現的部分,
當我一個人安靜的檢視這些隱密的角落,
我想到他說的話,
他說"孤獨沒有什麼不好,使孤獨變得不好,是因為你害怕孤獨。"
是啊,年輕時曾經因為擔心孤獨,而做出很多草率錯誤的選擇,
這個好好和自己相處的本事,我到現在始終還沒學會,
不過,
因為一些人,
我終於能鼓起勇氣,檢視自己的渴求及執念,
"原來我是這樣的喔!"
這是最近我自己給自己的驚喜,
我和每天每天最親近的靈魂對話(侯文詠-靈魂擁抱嗎?又是另一個故事了!)
既熟悉又陌生,
謝謝陪伴我的你,
因為你,
我有勇氣正視這一切,
因為你的出現,
我覺得自己活出前所未有的生氣勃勃,有聲有色呢!
我倚靠你,
不再是倚賴,
偶爾疲倦時,我知道找誰訴苦,傾吐心事,說說真心話,
不能對人言說的,
在你面前我可以暢所欲言,
然後休息一下,乘個涼,再出發,
而今而後,
對那些對的人,只有一種遇到知己的喜悅,
不再是無意識的沉醉。
再怎麼親密的人際網路,
也無法把人和人合為一體,
像柏拉圖所說的故事,
人是被劈成兩半的,
終其一生,我們都在尋找另一半,
而且經常找錯,
不過對也好,錯也罷,
在尋找的過程中,
我們享受了許多樂趣和美好,
而親人,朋友,情人,伴侶,子女...
都無法一探究竟的這些部分,
就留待我們在未來一點一滴的隱藏或再現,
只有我們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變化中,
而當我們發現,
自己因為過去的孤獨,現在的孤獨,甚至未來的孤獨而更美好,更完整的時候,
孤獨啊孤獨,
看來寂寞孤獨的我們,
其實已經在孤獨中得到救贖了。
頗震撼,
這幾年來讀書常有類似的感覺,
總覺得這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多聰明的人啊,
可以用那麼精準的文字,說出一些在自己心中模模糊糊,隱約成形卻無法言喻的情感,
有時是刁鑽冷靜的,
有時是溫暖可人的,
不管如何,
好多的想法,
在簡單又平淡的文字之中一一展現,
我對這樣的文字毫無抵抗力,
只能俯首稱臣,甘拜下風。
好朋友常戲稱我為才女,
我總說那是有點盲目的,
是因為他們愛我,才對我如此仁慈寬厚,
這個評語完全是溢美之詞,
不過,我知道在這個BLOG裡,有幾個小小大大粉絲,
不只是到此一遊,
總很慎重其事的讀完我的心情,
據說,
還有個小鬼,每篇文章都看五次以上(找錯字嗎?),
只要我一po文章,
他就會及時回應,
對於這樣的小小忠實讀者,
我可是點滴感激在心,
因為寵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,
就是透過他所說的,她所沒有說的,去認識她,
我因為這樣的注視而倍感榮寵呢!
謝謝你們喔!
還有謝謝你(對啦!就是你啦!)
在這本書裡面提到好多讓我思考的問題,
尤其他提到語言的孤獨和倫理的孤獨,
很有趣的議題,
我想到那天在天台上賞月時,
大家提到到底在部落格裡要不要說真話,
也就是到底我們可以在眾人面前展現多少真實的自己,
或者單純只是想說,
寫完之後就鎖文呢?
蔣勳說:西方心理學家主張要把心理的抽屜全部打開,心靈才能得到釋放,
他覺得不以為然,
他認為每個個體都應該保有幾個抽屜,不必打開,
我們更不需要藉由去窺視別人不想打開的抽屜而滿足自己,
當我們孤獨的檢視自己的抽屜時,
這種孤獨是很圓滿的~
那我呢?
我不禁想著,
我的那些不想打開的抽屜裡裝了些什麼呢?
裡面可能有家家那本難唸的經,
可能會有糾葛多年的情愛恩怨,
可能有大大小小的嫉妒和不屑,
還會有不能對人言說的迷戀和癡狂吧!
有的抽屜雜亂無章理不出頭緒,
有的抽屜早已分門別類,整理的井井有條,
不管如何,
那是言語或文字無法清楚呈現的部分,
當我一個人安靜的檢視這些隱密的角落,
我想到他說的話,
他說"孤獨沒有什麼不好,使孤獨變得不好,是因為你害怕孤獨。"
是啊,年輕時曾經因為擔心孤獨,而做出很多草率錯誤的選擇,
這個好好和自己相處的本事,我到現在始終還沒學會,
不過,
因為一些人,
我終於能鼓起勇氣,檢視自己的渴求及執念,
"原來我是這樣的喔!"
這是最近我自己給自己的驚喜,
我和每天每天最親近的靈魂對話(侯文詠-靈魂擁抱嗎?又是另一個故事了!)
既熟悉又陌生,
謝謝陪伴我的你,
因為你,
我有勇氣正視這一切,
因為你的出現,
我覺得自己活出前所未有的生氣勃勃,有聲有色呢!
我倚靠你,
不再是倚賴,
偶爾疲倦時,我知道找誰訴苦,傾吐心事,說說真心話,
不能對人言說的,
在你面前我可以暢所欲言,
然後休息一下,乘個涼,再出發,
而今而後,
對那些對的人,只有一種遇到知己的喜悅,
不再是無意識的沉醉。
再怎麼親密的人際網路,
也無法把人和人合為一體,
像柏拉圖所說的故事,
人是被劈成兩半的,
終其一生,我們都在尋找另一半,
而且經常找錯,
不過對也好,錯也罷,
在尋找的過程中,
我們享受了許多樂趣和美好,
而親人,朋友,情人,伴侶,子女...
都無法一探究竟的這些部分,
就留待我們在未來一點一滴的隱藏或再現,
只有我們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在變化中,
而當我們發現,
自己因為過去的孤獨,現在的孤獨,甚至未來的孤獨而更美好,更完整的時候,
孤獨啊孤獨,
看來寂寞孤獨的我們,
其實已經在孤獨中得到救贖了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